第312章 纷纷效仿(1/3)
第312章纷纷效仿
周云转身走回书案后的座位,说道:“正是,前明开国用南北榜,我夏朝就用新旧榜。
愿意参加旧学榜的学子,还按照原来的内容考试,但是选官的时候,要先在六部观政两到三年;
参加新学榜的学子,观政时间定为半年之后即可授官。”
顾君恩眼前一亮,心里暗自赞叹,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妙了!
既照顾了前朝的学子,又兼顾了夏朝新科举选拔的标准,当真是一举两得。
不久之后,《华夏报》第六版头版头条,有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在整个大夏朝激起千层浪。
其刊载的参赞院对华夏二年恩科的最新改革举措,瞬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那醒目的标题——“众集民声,科举新举措——古有南北榜,今施新旧榜”,黑字加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直撞入人们的眼帘。
内容大致是说,大夏朝秉持着兼听则明的理念,悉心倾听社会各阶层的心声。
毕竟正值新旧朝交替的特殊时期,既要保障大夏新朝学子的前途,又不能忘却前朝学子的特殊境遇。
在夏王英明无比的决策下,大夏朝特在此次恩科开设新旧榜。
这一举措,既照顾了旧朝学子多年苦读的心血,又为新朝学子开辟了崭露头角的通道,不可谓不周全。
此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夏朝沸腾了。
大街小巷,人们无不对夏王的英明赞叹有加。
曾经那些因科举改革而产生的激烈反对之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华夏报》如雪花般发行开来,这份报纸一举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朝廷喉舌。
普通百姓哪怕凑钱,也要买上一份,急切地想要知晓夏朝最新政令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报纸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很多商人将其贴身收藏,随着他们的足迹,带往夏朝之外的广袤天地。
一时间,《华夏报》洛阳纸贵,一报难求。
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向云社宣传部在请示夏王周云后,迅速将《华夏报》分为四个分社——夏北、夏南、夏东和夏中。
这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