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

第14章 宇宙拥有意识?星系网络与人类大脑惊人相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4章 宇宙拥有意识?星系网络与人类大脑惊人相似(2/6)

些意识基本单元组成的。

亚原子粒子形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细胞、器官,最终形成生物体,这些层次反映了量子场中逐渐复杂的连接模式。所有的结构都起源于这些量子场,这意味着我们认为的物质实际上是量子场内复杂模式和关系的体现。事实上,研究人员亨利·斯塔宾在1999年断言,意识可能是大脑功能的主导力量,大脑由这些量子场构成,原子和分子不过是量子场中某些特定排列的存在形式,这也意味着物质只是量子场中更为复杂的模式和关系的表现。

只是因为两种事物的表面相似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相同的功能。例如,一个有生命的大脑和一个死亡的大脑在结构上相同。然而宇宙的庞大尺度使得任何信息交流都变得极其缓慢。

哲学家菲利普·哥特克在其着作《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中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粒子可被视为量子场的表现形式,而这些量子场可能是意识的基本单位。哥特克并不认为这就意味着宇宙能够思考或反映自身,但他好奇这种基本的心智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宇宙的演化。这一切目前都超出了科学验证的范围,泛心论的兴起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或许更多地影响了社会观念而非宇宙本身。

随着人类理解的不断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发生了深刻转变。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隐喻反映了当时的科学范式。在工业革命时期,宇宙被视为一台机器;在数字革命时期,大脑被比作计算机;如今我们身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主导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了: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我们逐渐转向更有机的视角来理解宇宙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我们的大脑由大约一千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形成了超过一百万亿个连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塑造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情绪。但神经元仅占大脑质量的约百分之二十五,其余百分之七十五是水。

巧合的是,可观测宇宙中也被认为包含了约一千亿个星系,宇宙中的引力作用与加速膨胀之间的微妙平衡形成了一个由细丝构成的宇宙网。这个网由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组成,星系聚集在这些细丝的交叉处,彼此之间留有空间,这个宇宙网的结构惊人地类似于神经元网络。科学家估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梦境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