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知识奇点(6/16)
又会怎样呢?通用人工智能的创造或许和人类历史上驯服火、利用电一样意义重大,它将赋予发明者巨大的力量。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通用人工智能的潜力不止于此呢?
五亿年前,扁形虫开始出现大脑的雏形,经过五亿年的漫长进化,生物物种才演化出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而一旦进化出合适的身体硬件条件,人类的智慧软件便以数量级的速度飞速发展,超越了普通的进化进程,在极短的时间内统治了地球。人工智能自1964年出现雏形至今,不过六十多年时间,如今却已出现了能解决各种广泛问题的chatgpt。
由于通用人工智能本质上是计算机软件,一旦它足够智能,便能够自行开展人工智能改进研究,这将大大加快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担心会形成快速的反馈循环。或许在第一个具备自我改进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启动后的数月或数年,就会引发人工智能技术大爆炸,进而产生真正的超级智能实体。我们不知道这样的硅基生物会是什么模样,也不清楚它会有怎样的动机、目标,更无从知晓其内心世界。在超级智能眼中,人类或许就像人类眼中的松鼠一样愚蠢可笑,我们甚至可能无法理解它的思维方式。这种假设的情景让很多人忧心忡忡,难以入眠。
人类是目前已知唯一比其他所有动物都聪明的物种,但我们对待那些智力较低的生物并不友善。那么,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发展出自主意识,而不只是作为人类的工具呢?这个问题既取决于我们对计算机能力的认知,更取决于我们对人类自主意识的理解。计算机要做到哪些事情,才会被认为具备了人类的自主意识呢?人类的情感会产生行为目标,比如,当你爱慕某个女孩时,可能就会产生追求她的想法。但这并非人类情感的核心部分,通常来说,真正爱慕一个人,会体会到幸福、甜蜜、纠结、失落等复杂感受。如果没有这些主观体验,或者对此麻木不仁,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爱过,也无法理解情感的本质。换句话说,情感最本质的内涵是对情绪的主观感受,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难以实现的。这就是当代哲学中着名的“僵尸论”,这里所说的“僵尸”,是指可以设想的与人类在外观、言行举止上完全一样的人工智能,但它唯独缺少人类的主观感受。而人工智能面临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