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艺宣传队(3)(1/3)
城关小学文艺宣传队在胡中舟主任和于小冬老师的领导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二十几个小学生,竟然排练出了一台两个小时左右的文艺节目。节目单中有舞蹈《万泉河水》、对口词《革命战士的枪》、三句半《支农趣事》、男女声小合唱《歌唱祖国》、快板书《我是一个兵》、小话剧《兄妹开荒》、童声独唱《路边有颗螺丝帽》、《一分钱》、《我是公社小社员》、《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打不尽财狼,绝不下战场》等等。从节目单上看,内容还是足够丰富的。
初步整合成型的城关小学文宣队,在11月28日星期五下午正式登台,在本校操场上进行了首场汇报演出。在县教育局,各兄弟学校来宾的见证下,文宣队顺利完成首秀,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片叫好和热烈掌声。
文宣队排练出了一批基本节目后,就必然要履行到“群众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宣传领袖思想”的职责。于是,随着学校开门办学的脚步,文宣队跟随学校“学工”、“学农”的大部队,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到工厂的生产车间,到“斗私批修”的活动现场,到堤防工程的大堤河滩不管是什么条件,拉一块背景幕布,锣鼓一响,革命群众前面一围,就地开唱。
通常是“费猴子”负责热场。他高声唱出“穿林海”的长音后,蒋梦言的手风琴立刻跟上,奏出《打虎上山》的流畅曲段:
现场的氛围会立刻被烘托出来。然后就是装扮成杨子荣的杨少华登场,亮相、做出一连串的骑马上山的形体表演动作,到接唱“跨雪原”时,杨少华只是张嘴假唱,声音还是从幕后的“费猴子”口中发出来的。这两人一唱一做,声形同步,竟然配合的天衣无缝!一整段《打虎上山》唱下来,周围立刻爆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取得“惊堂一声”的开场效果!
胡中舟主任如此设计,充分发挥了费钦的好嗓子和杨少华的好“皮囊”的双重优势,开场效果极佳。只是把“费猴子”变成了真正的幕后英雄,为此,“费猴子”好长一段时间不开心。
城小文宣队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梨园家庭出身的宋芳梅的女声独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每当“奶奶,您听我说!”的戏腔一出,观众席上必定掌声如雷、彩声四起。
宋芳梅童嗓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