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硫化(1/4)
刘邦做皇帝,不代表天下就安定。
之后还有剿灭了异姓诸侯,刘邦死后还有诸吕之乱,再之后刘姓诸侯还有七王之乱。可以说,就没几天好日子。
张诚不是专门研习历史的人,对历史的记忆了解没超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但是身到大秦之后,却越来越对时局充满了悲观——苍生黎民何辜,要被这些野心家裹挟着,几代人都没过上消停的生活。
其实天下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像张村这样,认认真真耕种做工,养活自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参与到天下争夺之中。有陕北的深山环抱,大军一时冲不进来,算是别有一番天地。
如果给这种选择一个定义,张诚愿意称之为解放区。
张村并不是如抗战中的上海那样的孤岛——靠着港口、资本和租界,在战乱中还能试图维持一种布尔乔亚生活。张村更像是红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重重包围之下,很认真的创造,很认真的对这个世界分享自己的技术。
当然,张村有超出这个时代所应该有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个技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点点发展出来的。靠着养蜂技术,张村能够得到温饱,并且靠着早期的积累,张村率先发展起冶炼,借助这里的煤炭、石油优势,张村没有放过每一个可能的早期技术进步的机会,把燃烧温度推到2000度高温以上,在张诚和寺工的一班工匠的努力下,从早期的机械设备快速迭代,实现了较好的蒸汽机制造,应用在矿业、农耕和建筑等等方面。
最近又开始有了内燃机。
技术进步部分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张村现在的富甲天下,是机械技术高效率生产带来的。
但是张村也存在瓶颈。
陕北山区的交通问题,人口不足的问题,让张村不可能有更大的跨越发展。这里并不是一个把蒸汽技术覆盖到全天下的地方。
可是张诚从来也没想过,要带一支军队,走出这座山,参加到对权力的争夺中去。因为,眼下的张村,人心并不支持战争。
普通的村民满足于富足的生活,即便是流民,也只满足于衣食,没有人想走上战场,亲临矢石。张诚甚至怀疑蒙恬都已经不再想回到战场上去了。蒙恬固然仍然在研习兵学,训练卒伍,也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