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

第144章 和弦之外的协奏与变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4章 和弦之外的协奏与变调(1/3)

清迈盛会的余热尚未消散,叶凌的办公桌上便堆满了来自各国的合作方案。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文件上投下斜斜的光影,李洁推来一辆手推车,上面码着“未来旋律”刚送来的首批智能音乐设备——二十台便携式节奏感应垫,外壳印着东南亚各国的传统纹样。

“他们倒是懂得入乡随俗。”李洁敲了敲一台绘有泰式图腾的感应垫,“不过这些玩意儿真能和竹筒鼓共处一室?”

叶凌拿起一份说明书,指尖划过“智能纠错”“节奏量化”等术语,眉头微蹙:“关键看怎么用。明天带几台去班兰村试试,先别告诉孩子们这是‘高科技’。”

班兰村的孩子们围在祠堂里,好奇地盯着桌上的感应垫。阿泰伸手触碰屏幕,彩色光带随着指尖跳动,发出清脆的电子音效,他猛地缩回手,像是触到了活物。“这是新朋友,叫小光。”卡洛斯笑着演示,用感应垫打出一段熟悉的收割歌节奏,“但它也能学你们的老调子。”

阿明歪着头看屏幕上跳动的音符,突然抓起棕榈叶琴,即兴弹了一段变奏。感应垫瞬间捕捉到旋律,将其转化为闪烁的光轨,惹得孩子们惊呼起来。“你们看,小光能听懂阿明的琴!”卡洛斯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尝试用传统乐器与感应垫互动,祠堂里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笑声。

然而,当团队在曼谷的特殊教育学校推广这套设备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一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拽着叶凌的袖子,声音里带着怒气:“我女儿好不容易能敲完一段竹筒鼓,你们的设备却总让她重来,说‘节奏不对’!”

叶凌赶到教室时,小女孩正躲在墙角,怀里紧紧抱着她的竹筒鼓。感应垫的屏幕上,红色光轨不断闪烁,提示她偏离了系统设定的节奏。“这不是她的错。”负责教学的老师叹了口气,“设备默认的是西方音乐的节拍,和我们的传统节奏完全不同。”

这个发现如冷水浇头。当晚,团队在工作室召开紧急会议,卡洛斯把感应垫连接到电脑,调出数据界面:“你们看,设备的算法基于十二平均律,根本识别不了泰国传统音乐的七平均律音阶。”李洁翻着各国合作方的反馈,眉头越皱越紧:“越南、马来西亚也出现类似问题,智能设备正在‘标准化’我们的本土节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