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

第145章 蓝调与象脚鼓的跨洋对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5章 蓝调与象脚鼓的跨洋对话(1/3)

波士顿的冬天冷得刺骨,阿泰裹紧羽绒服,望着音乐学院大楼前的青铜雕像。那是位手握指挥棒的欧洲作曲家,衣摆被风雪雕刻成永恒的飞扬姿态,却让阿泰莫名想起班兰村祠堂里摇曳的烛火。

“阿泰,快进来,今天第一节是即兴创作课。”卡洛斯的邮件提醒震动着手机,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教室门。

教室里早已坐满各国学生,有人在调试电子合成器,有人用铅笔敲着谱架打拍子。阿泰找了个角落坐下,怀里的竹筒鼓蹭着笔记本,发出沙沙的轻响。讲台上,教授正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爵士和弦图,粉笔灰落在他挺括的西装肩上,像积雪。

“即兴不是无序的狂欢,”教授用指挥棒敲了敲黑板,“它建立在严格的和声逻辑之上,就像这样——”他随手在钢琴上弹出一串华丽的琶音,“现在,谁来试试?”

阿泰的手刚举到一半,就被旁边的金发女生抢先。她用电子琴弹出一段融合了非洲鼓点的旋律,节奏精准如钟表齿轮。教授满意地点头:“很好,完美的切分音处理。”阿泰咽下到嘴边的话,抱着竹筒鼓走上前,轻轻敲击出一段泰国东北部的农耕节奏,鼓点间夹杂着模拟蛙鸣的滑音。

教室里响起零星的笑声。“这……很有民俗风情。”教授扶了扶眼镜,“但我们在讨论的是现代即兴,能否用更‘国际化’的语言表达?”阿泰攥紧鼓棒,突然想起卡洛斯说过的话:“真正的国际化,不是让全世界都唱同一首歌,而是让每首歌都能被听见。”

下课后,阿泰躲在练习室里,对着镜子反复调整鼓点节奏。竹筒鼓的声音在冰冷的水泥墙间反弹,显得格外单薄。他摸出手机,点开叶凌发来的视频——班兰村的孩子们正在用智能感应垫玩节奏游戏,阿明的棕榈叶琴与感应垫的光轨相映成趣,背景里传来老村长的笑声:“阿泰在那边还好吗?告诉他,稻田里的青蛙都想他的鼓了。”

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他想起第一次在国际交流会上敲鼓时,那个马来西亚女孩眼里的光,想起清迈盛会上各国孩子手拉手的场景。“为什么在这里,我的鼓就成了‘民俗风情’?”他对着镜子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鼓面上敲出家乡的雨打芭蕉节奏。

变故发生在一场校园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